7月24日,上证指数时隔三年半再度站上3600点,市场行情持续火热,投资者的交易情绪也随之高涨。
市场情绪是否过热了?怎样定量地判断市场温度?今天给大家介绍三个市场情绪指标——成交额、融资余额和换手率。
1
成交额
成交额是指特定时间段内所有股票交易的总金额,直接反映市场交易活跃度。计算公式:成交额=成交量×成交价。
成交额既是市场情绪的“温度计”,也可以是市场拐点的“预警器”。
当A股成交额高企时,通常代表市场情绪火热,伴随行情向好;但若出现天量成交,往往警示阶段性顶部临近。
反之,当A股成交额低迷时,市场情绪冷却,行情趋弱,但地量成交可能预示底部机会。
近10年,成交额最低不足2000亿元,出现在2016年1月7日,对应熔断政策试错下的股灾3.0,后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开启两年的慢牛;
成交额最高可达3.4万亿,出现在2024年10月8日,对应“924”行情爆发,随后回落进入震荡区间。
7月22日,成交额突破1.9万亿,随后两日稍有回落。截至7月24日,A股成交量1.87万亿,较“924”之前放大了3倍多,较4月对等关税时放大了约2倍。
2
融资余额
“融资”是指投资者借钱买股票,反映杠杆资金的活跃度。杠杆资金是全市场风险偏好最高的一类资金。
融资余额是杠杆做多资金的存量规模,当日融资净买入额若为正,融资余额会上升。
若融资余额持续增加,即持续出现净买入,代表投资者主动“加杠杆”做多,显示强烈看涨预期,市场情绪偏向乐观。但若融资余额过高,可能暗示过度投机风险。
反之,若融资余额持续减少,即持续出现净偿还,代表投资者偿还债务或被动平仓,风险偏好下降,市场情绪转向消极。
“924”行情,融资余额显著抬升,今年4月对等关税落地后,稍下台阶。
但6月底以来,牛市氛围下,资金愈发勇敢,38个交易日有32个交易日出现融资净买入,融资余额持续攀升。
截止7月24日,融资余额到了1.9283万亿,连续4个交易日站上1.9万亿,距离今年3月20日的历史最高点1.9402万亿,仅差不到200亿,表明融资盘处于相对亢奋的状态。
3
换手率
换手率是指特定时间内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,是成交额之外衡量股票交易活跃度的又一核心指标。
计算公式为:换手率=成交量/流通股本。例如,某股流通股本5亿股,单日成交5000万股,则换手率为10%。
换手率持续升高,代表投资者交易意愿强烈,情绪乐观,行情通常向好。但换手率过高也可能警示情绪过热或回调风险。
(另外,高换手率有时也出现在恐慌性抛售中)
换手率持续走低,代表投资者观望或离场,市场冷清,常出现在熊市末期或横盘阶段。
近10年,换手率最低值为0.38%(2016/1/7);最高值为4.2%(2024/10/8)。与成交额峰谷出现的时间吻合。
截至7月24日,A股换手率为2.14%,处于上行通道,较“924”之前放大了约2.1倍,市场情绪较为积极。
总结:
6月以来,在“反内卷”和“大基建”的政策刺激下,通胀预期强烈,行情回暖,投资者风险偏好抬升。三大指标——成交额、融资余额和换手率——均显示情绪火热。
大A的中长期表现值得期待,但不在“人声鼎沸”时盲目大幅提高仓位,也是保障收益体验的重要原则,保持“配置思维”而非“交易思维”,或许能帮助我们走的更远~(文章来源:富国基金)
金港赢配资-十大炒股杠杆平台哪个好-股票配资一览表最新-配资中国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